科技發展帶來便利的生活,卻也造成高度的競爭壓力,如何在AI時代生存,甚至保有個人價值,成為不容忽視的課題,因此本會與中華資優教育學會於2025年6月7日合作辦理「AI時代的資優人才培育:激發潛能與跨域發展」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教育變革方向。第一場專題分享,林一平終身講座教授以「AI如何融入教學」為題展開論述,他挑明現今教育體系已不符合AI時代需求,並指出人類「問對問題」、「邏輯思考」和
本會於113年6月17日上午10時-12時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愛樓114室辦理第6屆第2次會員大會,當天首先進行「113年6月-114年5月會務工作」、「113年1月-12月財務工作」與「114年度工作計畫綱要」等事項報告;也通過法定議案「113年度財務報告」、「114年度工作計畫及預算」與「本會章程修正案」。接著,郭理事長頒發2025自學力培育推廣相關碩博士優秀論文獎,獲獎者為沈潔伃創辦人及李子
在2025年6月7日本會與中華資優教育學會共同舉辦之研討會中,特別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副校長來做專題分享,以「學生在AI時代應培養何種素養?」為題,透過整合豐富的文獻與論述,探討AI對學習型態與教育價值帶來的重大挑戰,分享培育終身學習人才的教育指引。本文摘錄演講部分段落,從宋曜廷副校長提出兩個AI時代人們應面對的問題―人與AI的差異/界線,以及如何善用AI強化人才―為起點,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學習
隨著教育4.0的時代來臨,人工智能發展越發成熟、運用範圍逐漸生活化,學校課程不再是唯一學習的管道,學生能夠透過網路獲得多元的學習資源,使得傳統授課模式受到巨大衝擊。面對教育變革,老師面對的挑戰、學生真正的需求,以及如何具備因應變化的能力,將在以下逐一分享。AI時代下,老師的身分受到挑戰只要輸入問題,便能立刻給出答案的生成式AI,無疑是科技發展的一大突破,大大影響了教育環境。學生無須仰賴實體課程,或
在忙碌的生活當中,面對源源不絕的課業壓力、工作或家事,是否感到無力應付?即便拉長工作時間、更加投入其中,成效卻不如預期?身心俱疲的你,或許需要一個喘口氣的時間,以客觀的角度審視自我、找到重回正軌的方法。在此分享一段簡短卻發人深省的故事。樵夫砍柴的故事有一個年輕的樵夫,勤奮的到樹林裡砍柴,工作好一段時間後,年老的樵夫也來到樹林裡砍柴。天色漸暗,年輕樵夫準備回家時,發現老樵夫雖然比他晚到,卻砍了更多的
黃湘茹老師
李子欣研究生
陳君武校長
沈潔伃創辦人
自主學習與自學力培育
國中、小兒童「自主學習」素養之培育理論與實施實略
如何提高國小國中補救教學之實施成效
104026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48號11樓
11F., No 48, Minquan W.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026, Taiwan, R.O.C
aslda.tw@gmail.com
02-251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