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將提供會員申請「第六屆會員證書」(證書樣式如下圖所示),如欲申請者,請填寫下列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32hQheH4Eg7nr46P7,本會將盡速寄發「會員證書」正本,謝謝。
科技發展帶來便利的生活,卻也造成高度的競爭壓力,如何在AI時代生存,甚至保有個人價值,成為不容忽視的課題,因此本會與中華資優教育學會於2025年6月7日合作辦理「AI時代的資優人才培育:激發潛能與跨域發展」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教育變革方向。第一場專題分享,林一平終身講座教授以「AI如何融入教學」為題展開論述,他挑明現今教育體系已不符合AI時代需求,並指出人類「問對問題」、「邏輯思考」和
在孩子成長的旅程中,家庭與學校都是最重要的教育場域。學校提供專業知識與同儕互動的學習機會,而家庭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長久的學習基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輔相成,因此當家長與老師能夠攜手合作、彼此支持,孩子便能在穩固的環境中獲得更全面的成長。師長該如何真正實現共育,成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呢?可以參考下列三個方向及具體的做法。一、雙方建立合作橋梁:保持良好溝通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學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抱著好奇心,不斷嘗試、探索這個世界。面對陌生或不理解的事物,孩子經常提出疑問,例如:「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一定要睡覺?」。當犯錯時,也可能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解決,而感到不知所措,例如:「水打翻了怎麼辦?」。而在這些時刻,您是否習慣直接給出答案呢?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是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面對不同性格、不同情境,可能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而當我們急著提供答案時,往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許多長輩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於是無論是課業、才藝,甚至是人際關係上都希望孩子能夠表現「優異」、「比別人好」。然而,這樣的期待容易讓自己與孩子陷入「比較」陷阱!在傳統教育中,也常以比較孩子的成績、表現等方式來激勵孩子。雖然出發點是希望孩子積極向上,但這種競爭式的激勵卻忽視了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步調與特質。當比較成為常態,孩子承受的可能不是動力,而是壓力、焦慮與自我懷疑。「比較」
陳君武校長
沈潔伃創辦人
李子欣研究生
黃湘茹老師
自主學習與自學力培育
國中、小兒童「自主學習」素養之培育理論與實施實略
如何提高國小國中補救教學之實施成效
104026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48號11樓
11F., No 48, Minquan W.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026, Taiwan, R.O.C
aslda.tw@gmail.com
02-251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