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澎湖縣政府教育處課程督學
置於台灣的社會脈絡中,一般社會大眾所認知的課程與教學內容,大多是以國中小的階段為主,因此對於幼兒的學習認知不足,導致太低估幼兒的學習能力。
從觀察兒子對「恐龍」主題有興趣的學習過程,窺見學前幼兒階段的學習歷程超乎一般的想像。本文試圖從觀察孩子對「恐龍」的學習歷程,並紀錄在此學習過程中,孩子展現的能力與「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中各領域的能力發展之相對應,發現在孩子對於主題的自發學習歷程中,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甚至超越該階段的能力標準。從一剛開始害怕「恐龍」,到因為卡通媒體引發其學習興趣,在學習歷程中研究者的角色亦思考如何轉化媒體注意力的過程,並進一步提供學習資源,引導更深層的知識探索、世界觀培養的歷程,過程中的對話引導以及反思紀錄,反映了幼兒階段主題的學習網絡。例如:當孩子有興趣,並給予「恐龍」的相關資訊,會啟動孩子的學習觸角,他開始想看懂字、想瞭解書裡對「恐龍」的描述,接著,累積的資訊量夠多,孩子開始會有比較、分類…等等的概念出現,重點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是「主動的學習者」,在孩子好奇、提問的過程中,大人們的引導是關鍵,本文將試圖把引導的對話過程呈現。
由於研究者本身即為母親,對於教育有其理念與堅持,但對於學校體制內的教學方式並不會多加以干涉,只是從旁加以引導認為可以再深入的地方。因此,學習的記錄至小學的求學階段,除了學校的正式課程引導,在課餘時間仍以日常生活的小主題為主進行對話與引導,建構孩子的學習網絡、及知識的資料庫。動機的牽引加上適時資源的提供,以及父母適時的對話與拋出問題,都能夠引導孩子更進一步的思考與學習。
建議大人們不管是學校的教師或家長,在瞭解孩子各方面的發展能力之後,應該從孩子有興趣的事物著手,以主題、廣泛的方式拓展孩子的知識資料庫,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的大腦會歸納分類並嘗試聯結,形成自己的認知架構、自己的知識資料庫,能夠支撐未來接觸新事物的學習。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編曲…等,均為台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原創作品或依法向原作者或代理人機構取得合法重製授權。未經本會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重製,直接或間接做為商業用途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官方網站上的資料,所有刊載資料均可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你可以轉載至互聯網站、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