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教育催化劑
本研究以自我敘事探究,呈現一位非典型學習者在主流教育體制內外的生命歷程,如何在學習掙扎與制度壓迫中,透過自我省思與實踐,逐步建構對理想教育與社會變革的獨特想像。研究者的個人經驗揭示教育制度如何以單一標準抹煞多元學習樣貌,造成學習者能動性的受限與身心的失衡,也指出個體如何從創傷與困境中重建
學習動能,走向教育創新的實踐與創業之路。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歷程的敘事分析,探討主流教育在標準化評價體系下如何強化社會不平等的再製邏輯,並進一步關注傳統教育之外的轉化可能性。當個體跳脫制度侷限,是否能透過自我實踐、社會參與與跨界連結,創造出不同於主流的學習想像與教育實踐,是本研究關鍵的追問。為回應這些問題,本文進一步探究「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生態系統」之理念與操作路徑。該模式強調回應個體差異、支持多元發展,並透過與社區、家庭與社會網絡的串聯,建構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彈性情境,以擴展學習機會,促進教育公平與社會參與。研究中亦整理來自台灣與國際的具體案例,呈現此類生態系統的實踐可能與潛在影響力。
研究結果指出,學習生態系統不僅是一種教育形式的創新,更代表著對學習者主體性與教育社會功能的重新定義。當教育回應人的真實處境與生命經驗,學習便能成為自我賦權與社會連結的過程。結論建議,台灣未來的教育政策與實務應積極推動多元學習場域的建立,支持以學習者為本、具包容性與民主性的教育模式,並鼓勵跨界協作,打造更具轉化力的學習生態,共同回應當代教育與社會的不平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