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台日父母的碰撞與火花

陳艾竹 -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講師

壹、前奏曲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首家喻戶曉的兒歌,描述的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樣貌,當然這也述說著每一個人都期望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和樂幸福、可以遮風蔽雨的地方。但,隨著孩子的誕生後,要擔心家中的柴米油鹽、更要煩惱孩子從小到大的教養問題。

 

        隨著坊間的書局裡,林立著一本本的教養書籍,到底是虎媽的教養好?還是法國媽媽的優雅教養好?亦或是美式教養的獨立自主好?當各國的媽媽們紛紛跳出來分享其教養的態度與技巧時,相信台灣的媽媽們也實在難以抉擇,因為各家各派都有其真知灼見。於是,有主見的台灣媽獨樹一格,發展出不同於別人的教養態度與技巧;好學的台灣媽則是像拼圖式的東拼一塊、西拼一塊,希望能夠拼湊出最棒的教養方式及孩子的人生。

 

        還記得以前常聽一些老人家說個非常有趣的台灣教養俚語:「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其實,這些都在在說明了成為父母之後在教養孩子方面的焦慮與煩惱;隨著年齡的漸長,身邊的親朋好友們逐漸升格當了父母,每每聚會中總是會討論:我的孩子都不自己吃飯怎麼辦?我的孩子很黏我,一離開我身邊就會哭,身為幼稚園老師的你有怎樣的建議?我的孩子會打人……哇!同學會變成了教養大會,有經驗的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覺得最好的教養小撇步,希望能幫助苦惱的父母們早點度過這段茫然的時期。

 

一、教學中的「看見」

        一路上從師專到師院的師培教育裡,身為專業的幼教老師,我們被教導的是要去了解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個性、本身所具備的技能狀況,再給予其引導、鼓勵及發現;然而,隨著一年又一年的迎接新生送走舊生,卻漸漸地感受到,孩子的基本技能日漸薄弱,在現場的教學中,自己相當驚訝孩子這樣的轉變,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一個已經六歲的孩子,媽媽天天裹著被子騎車將她送到學校;有時孩子已經被家長帶回家了,還會接到家長來電說,「老師,你可不可以跟強強溝通一下,請他在家要吃魚;告訴他頭髮長了要去剪頭髮」……這樣有趣的故事天天上演,當時,研究者與同仁們常常自嘲擁有多重身分除了是保育員、老師以外還要身兼褓母及父母之職。

 

◎ 經驗中的故事

        小青是個嬌小的女孩子,從小班開始進入托兒所生活。由於媽媽在四十二歲時才生下她,因此,對她萬般寵愛,只要是小青說的,媽媽就會盡力達成。小青的媽媽是個房仲業者,平時晚出晚歸,因此小青每天到學校時,幾乎都是吃午飯的時間了,穿著睡衣、蓬頭垢面,到園後,媽媽會從書包裡面拿出乾淨的衣服,要求老師協助幫小青換上乾淨的衣服,並且幫她梳洗整理頭髮,綁上美的髮圈。日復一日,班級的老師忙得直抗議,甚至到了冬天時,為了怕孩子著涼,媽媽直接把家中的大被子裹在孩子身上,騎車送她到園所。

 

        雖說,親師溝通很重要,老師、所長努力溝通的結果,換來的還是一句,因為小青還太小,這些事情我們幫她做好就好了。後來,還是因為其他孩子一天到晚詢問:「小青為什麼都不自己做?」才漸漸讓愛面子的小青學習獨立自己揹書包上學,那一年,她已經準備進入國小就讀了。

 

        於是帶著在現場工作上的諸多衝擊,自己選擇進入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就讀,為的是一探「各式家庭」的風貌,也想更了解一個家庭中的成員們應該怎樣的互動?如何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自信心、甚至於親子間的親密關係……這些議題,對於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二、旅行中的「驚鴻一瞥」

        去年的沖繩旅遊,在機場裡,看見一對日本父母帶著三個小孩,每個孩子都自己背著自己的背包,跟著父母在機場裡打轉,大的看起來約莫六七歲左右,最小的約莫兩歲,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過程中孩子們陪著父母在櫃檯寄行李、確認座位,沒有一個孩子是吵著要抱抱或是不耐煩,而是耐心的在一旁等待父母完成手邊的事情,這讓研究者覺得這些孩子怎麼這麼可愛又獨立;在台灣,大多是看到父母幫孩子提著行李袋甚至背包,只有部分家長會讓孩子自己來做這件事情。

 

        今年的二月和夫婿前往大阪旅行。一個只有攝氏2-4℃的天氣、在空間相當廣大的大阪城看到一群幼稚園的孩子(年紀約莫4-6歲左右),跟著老師們從大阪公園走到大阪城內,大阪城公園的總面積約106.7公頃,依照大人的腳程來算,從公園外走到大阪城內的天守閣也需要45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到了城內小朋友們等著老師買好票,再一起從大阪城內的天守閣一樓一邊參觀著豐臣秀吉及大阪城的相關文物,一邊跟著老師們爬著樓梯上到了最頂樓(七層樓高),孩子們上到頂樓後俯瞰樓下的風景,大聲的喊著:「嘿!我在這裡,下面的朋友:你看看我。」、「我終於到這裡了!」、「我是最棒的!」,呼叫聲此起彼落;令人讚嘆的是,在爬樓梯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孩子是哭的、是耍賴的、是要老師抱或大人協助的。慚愧如研究者,本爬到五樓時就想放棄了,但看到這一群可愛的孩子充滿朝氣與鬥志,也不禁激發起內心裡「不想輸」的決心。

 

三、「看見」與「驚鴻一瞥」的碰撞~問題形成

        從約莫十五年的幼教前線教學裡,和家長、孩子們的「看見」下,深深地明白每一位家長愛孩子的心;但是這個「愛」,到底是真愛,還是害?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反觀,每每出國旅遊時的「驚鴻一瞥」都帶給研究者很大的震撼;於是,開始擔心台灣父母在這樣過度保護的家庭教育環境下,要如何面對及培養出積極、獨立且自主的孩子呢?

 

        「看見」與「驚鴻一瞥」的時刻碰撞,冷不防地就會擦出一些令人驚豔的火花;於是,台日父母教養的態度,會不會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驗的累積,便形成了一個值得讓人探討及深思的問題。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編曲…等,均為台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原創作品或依法向原作者或代理人機構取得合法重製授權。未經本會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重製,直接或間接做為商業用途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官方網站上的資料,所有刊載資料均可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你可以轉載至互聯網站、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許可)。


 

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

104026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48號11樓

11F., No 48, Minquan W.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026, Taiwan, R.O.C

aslda.tw@gmail.com

02-251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