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人的一生有兩大食糧:一是生理上所需求的物質元素,二是心靈上所需求的精神元素,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唯賴雙途並濟始得獲致健康、幸福、品德高尚的人生。
閱讀活動是心靈糧食獲取的主要管道源泉,人人透過耳聽、眼看獲取資訊,進而增進個人對自己、對外在人、事、物有更多的認知和瞭解,以滋養心智的成長。因此,有謂閱讀是「生活」基本能力之ㄧ,也是「百科」學習之鑰,亦為「終身教育」之必備條件,更是「決勝未來競爭」的利器。
何謂創意?顧名思義地說,「創」有創立、創新、創造、創建、創設、創發、創始、創見、創業、創舉、創辦、創紀錄等常見的詞彙;創,意指初有、初造、初始之義。
「意」指心裏所想的,個人的心念或見解。常見的詞彙有:意思、意義、意見、意念、意料、意下、意外、意向、意志、意味、意氣、意圖、意境、意識、意識、意趣等。
綜合言之,「創意」一詞,可解釋為:具有初始性、原創性或創新的、與眾不同的想法、見解或意念。
何謂創造?先就「造」字來說,它具有製作、建設、成就、開始、到達之意。常見的詞彙有造就、造詣、造化、造句、造反、造作、造林、造訪、造次、造謠、造業、造形、人造雨等。
因此,「創造」一詞,可解讀為:有了初始性的創新或與眾不同的想法、意念之後,能赴之行動並製作生產出成果來。
創造一詞相當於英文create一字(名詞為creativity)。依據⟪當代英文大辭典⟫的註釋,create一句具有下列意義:
1.bring into existence
2.cause something to exist
3.make something new or original
華人郭有適教授(1973)將上述英文譯為「賦予存在」四個字詮釋之,可謂言簡意賅,廣被引用。
1.既有的東西(甲)+其他的東西(乙)→產生質變的新東西
說明:將舊有的東西,加上相關的東西,使之結合(可以是混合或化合)起來,產生新的形式、內含、功能或意義,而具有甲和乙的特點,產生新的價值。
例如:牛奶+芒果→芒果牛奶 豆漿+木瓜→木瓜豆漿
2.原有的東西→部分內容被其他東西取代或改變→產生新義
說明:人是「習慣」的「得便者」,也是「受限者」。面對事物或問題時,大家會本能的從腦袋中找出最熟悉、最方便,也可能是最好的答案或法來因應、處理;久而久之,反而陷入「蹈常襲故」、「不知變通」的巢臼,導致缺乏創新、求變的動力。替換取代強調暫時放棄既有想法、觀點、立場、途徑、材質等,改以其他代替方案,它是促進創意、突破習性的簡易策略。
舉例:
(1)餐廳服務人員見到你爸爸、媽媽和你走進大門,他(她)會往後傳後傳話:「3+1人」、「1+3人」、「2+2人」等,以方便帶位引導坐上四個位子的餐桌。
(2)某國中一年級新生班導師,跟全班同學見面第一堂課自我介紹說:我跟總統同姓,跟行政院長同名,所以我叫做OOO,並規定同學等一下每個人都要以這種替代的方法介紹自己,讓別人知道你尊姓大名。
舉例:
1.賈馥茗(1979)教授認為「創造」統合了三個要項:一是能力;二是心理歷程;三是行為結果。因此,她界定創造為利用思考的能力,經過探索的歷程,藉敏覺、流暢與變通的特質,做出新穎與獨特的表現。
2.毛連塭(2000)採取多元性觀點界定說:從發明家的觀點看,創造是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就思想家而言,創造是提出前所未有的觀念或想法;就科學家來說,前所未有的科學理論或原理的發現,或是科技的發明,都是創造。從教育的觀點看,所謂創造,除包含上述各家的事蹟外,還包括想來或造出自己未曾有過的觀念或事物;所以,即使前人已經發現或創造出來的事物或想法,如果兒童尚未知悉,也可以用來做為「創造」教學的教材。
3.陳龍安(2008):創造力是指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之下,綜合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透過思考的歷程,對於事物產生岐性的觀點,賦予事務獨特新穎的意義,其結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別人獲得滿足。
4.邱皓政等(2008)則說:創造力是一個複雜的現象,模糊性的存在各領域之中;它與創新、想像力、智力、原創力和問題解決之間有所連結。
5.美國學者基爾福(Guilford,1968)指出:創造是個體產生新的觀念或產品,或融合現有的觀念或產品而改變成一種新穎的形式,這種能力就是創造力。創造力蘊含著多元分岐的思考(divergent thinking),用以滋生新知、新觀念與解決問題。
6.美國學者臥龍(Vernon,P.Z.1989)界定:創造力意指一個人生產出新的或原創性事物的能量(capacity);這些事物包括理念想法、洞識智識、設計建構、發明發現或藝術作品等方面,但這些作品須經專家們評審鑑定為在科學、美學、社會或科技方面有正向價值。
總結:綜合歸納上述各說,提出我們的看法如下:
●創造—從事「無中生有」或「有中生新」的行為。
●創意—即創造的意念。換言之,當個體內心發想有從事「無中生有」或「有中生新」行為的心意和想法即是。
●創造—從事「無中生有」或「有中生新」的行為。
所謂「無中生有」或「有中生新」?茲說明如下:
(1)創造即無中生有:大凡在人類文明或文化中,你發明、發現或製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文化內容,並有效地公開呈現出來,便是,例如電燈的發明、地心引力的發現、歌曲創作都是。
(2)創造即是有中生新:就現有的事物或文化內容,經過人為的改變,讓它有新的風貌展現、新的功能產生,均謂之創造。例如電話機的演進、寫字用筆的不斷創新。
假如「創意」是「種子」,那麼「知識經驗」便是「土壤」。貧瘠缺水的田地,很難種植發展出良好的作物來;所以,平日多充實知識、探索經驗,等同於備妥肥沃溫床,為創意發想、創造力發展奠定厚實基礎。
或許您要問:既然「創意」須以知識經驗為基礎,為何又說「創造」是「無中生有」呢?答案是:所謂「無中生有」的創作品是原始的、是全新的。在它的那個時間點之前,地球上還沒有它;但是發明(現)者不是憑空揑造,而是善用既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外加用發揮腦力和創意努力研究發展成功的。
1.流暢力(fluency)—這是回憶能力的表現,重點在「多」。想得快、想得多,流暢力就大。例如:給孩子一個裝礦泉水的空瓶子,請他說(或寫)出「它可以做什麼用途?」的答案(限時五分鐘);時間到,甲寫出10個,乙想出15個,丙提出18個答案,顯然可見,丙的流暢性高。
2.變通力(flexibility)—這是多元應變能力的表現,焦點在「變」。當你觀察事物、面對問題時,能夠靈活地從多種不同的角度、立場、觀點、方法…等,去瞭解、探索、思考,則變通力高。
復以上述空瓶子的其他用途為例,如果孩子想出:裝昆蟲、裝花生、裝酒、裝米、裝豆子、做裝置藝術材料、做漂浮物品、當圓規、裝砂石做成克難樂器、當美勞材料做造型等共十項用途,則流暢力得10分,但變通力則只得5分;因為前五項性質相同均為容器,所以共得1分;後五項功能各具特色,所以各得1分。
3.獨特力(originality)—這是發想獨創能力的表現,貴能「出奇」。大凡出點子、提意見或瞭解事物,能獨具慧眼,洞悉提出不平凡的、唯一的想法或見地,展現出標立異的言行,是獨特力強的象徵。
再以上述「空瓶子有什麼用途?」為例,十個答案中,只有做漂流物品、當圓規兩者較具獨特性。因為學者專家認為,反應次數只佔2%(100人作答只有2人提及)以內給2分,次數在2-4.99者給1分,5%以上者不給分(0分)。
4.精緻力(elaboration)—這是精益求精、好上加好、更進一步的能力表現,其關鍵在「美」。例如老師給三位小朋友一張白紙,請他們在二十分鐘以內以「花」為主題完成一幅畫。甲生畫出三朵大小不同的大理花,顏色均是綠葉紅花;乙生畫出三朵大小不同的大理花,雖然都是綠葉,但是花分別是紅、黃、紫色;丙生所畫與乙生相同,但外加添畫了蝴蝶、蜜蜂各一隻飛向花朵。老師評分,丙生的精緻力最高,乙生次之。
5.敏覺力(sensitivity)—這是敏於感知週遭事物、事件、人物等,具有發現其闕漏、需求、或不尋常處的能力表現,其特點在「敏」。敏覺力是前述四項功力的基礎,一個人善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及時的與週遭事物做好互動,可望提升流暢力、變通力、獨特力和精緻力,進而建構出優質創造力的基本功。
創意多、且具有創造成果的人,其人格等質是否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呢?這是熱門的議題,茲綜合提出不同研究者(A.H.Maslow,1959;G.F.Kneller,1965;E.P.Torrance,1967;黃瑞煥、洪碧霞,1983;盧雪梅,1990;陳龍安,2008;張玉成,1993)較具共識的特質如下:
1.好奇心強、喜歡探索
2.冒險性高、喜歡挑戰極限
3.好發問、愛追根究底
4.較具獨立判斷能力
5.喜歡猜測、提出假設
6.富於直覺、頓悟
7.喜歡挑戰複雜工作
8.孩子氣大、嬉戲性強
9.樍極主動
10.傾向追求高遠目標
11.想像力強、富於幻想
12.多才多藝
13.興趣廣泛
14.勇於提出建設性的批評
15.勇於表現、表達
16.勤奮努力
17.喜歡自由、開放
18.心胸寬大、包容性高
19.覺察力高、機智過人
20.容忍曖昧不明
21.較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22.不墨守成規、蹈常襲故
23.留意事物的相似性
24.善用類比隱喻方法看事物
25.接受並欣賞他人意見或優點
26.適時適切自我肯定
27.工作專注
28.動靜自如
29.求新求變,接受新事物
30.綜合統整多元意見能力強
家庭、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兩個培基場所,父母、教師則是孩子成長進步過程中的園丁或師父。茲列舉有利於創意發展的管教輔導方法與態度,謹供參考。
1.提供自由、安全、和諧、溫馨的互動環境,包容不同意見。
2.支持並鼓勵孩子提出看法意見。
3.珍視孩子的想像力和不平凡的想法或觀念。
4.鼓勵孩子自動自發和獨立自主。
5.增多與孩子相處互動時間。
6.多提供一些創意思考及問題解決的實做機會。
7.針對孩子不平凡的表現及創造行為,及時給予肯定。
8.盡可能的提供各種感官的刺激。
9.鼓勵孩子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並設法加以統整。
10.提問一些開放性,非單一標準答案的問題。
11.啟動腦力激盪活動,充分討論互動,分享意見。
12.親子、師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
13.允許對事物和讀物內容存有質疑的態度。
14.鼓勵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欣賞具有創意的意見。
15.當方法行不通時,可對目的作進一步分析探討後;另闢解決楽徑。
16.遇到瓶頸、困難時,可嘗試把量的問題轉化為質的問題來思索;反之,亦然。
17.嘗試從改變或擴大問題的時空因素去思考。
18.遇到多元衝突難解時,可從調解其價值的序列切入找方法。
19.增強調和「對立問題」或「衝突現象」的能力。
20.站在相反的立場思考。
21.採取「解凍歸零」方法重新思考;以避免受到習慣、先入為主觀念束縳。
22.嘗試把「背景部分」和「焦點部分」互相轉換來觀察。
23.找出主題,發揮聯想以增強列舉子題之能力。
24.強使不相關的事物相互關聯或結合,以使產生新義。
25.打破固定的思考方式,勇於求變創新嘗試。
26.審視孩子不平凡的作法與回答。
27.接納學生的錯誤、失敗。
28.允許孩子有充分時間思考後才回答。
29.鼓勵正課以外的學習活動。
分從三個面向分析:
(一)就文字的意義而言
何謂批判?翻開中文辭典,「批」,有評判、分析是非好壞的意義。常見詞彙有批評、批示、批改、批准、批答、批駁、眉批、審批等。
判,有分別、斷定之義。常見的詞彙有:判斷、判別、判決、判定、裁判、判刑、判準、誤判、評判等
結合言之,「批判」一詞,可解釋為:當個體面對事物、人物、理念、訊息或意見時,心中先行確立或拿定自己的標準,進而判定它是高低長短、是非好壞、可信與不可信的歷程。
批判一詞,與英文critical一字相近。據考critical這個字,源自字根「skeri」和希臘字kriterion而來。Skeri意指切割、分離或分析的意思,kriterion則指判斷的標準。是以當吾人從事批判思考時,意謂我們並非毫不思索地全盤接受某一事物或陳述,而係應用思考力量把該事物或陳述加以分解、分析,並設定標準據以判斷(張玉成,1983)。
另據牛津英文字典的解釋。批判一詞具有吹毛求疪(censorious)或發現錯誤(fault~finding)的意思。
(二)就概念性意義而言
舉例而言,當你回答下列問題時,需要「批判」的概念作用:
(1)豆漿、牛奶、木瓜豆漿三者,那一種飲料比較營養?
(2)特、場、方、陽等字,有何相同屬性?
(3)「愚公移山」的做法,有人讚美、有人不贊同,請分別列舉出正、反兩面的理由。
(三)就學術研究的定義舉例
(1)Russell說:批判思考是依據客觀證據檢視資料,依憑規範、常模或標準去比較事物或言論內容,從而提出總結的能力。(Allen & Rott,1969)
(2)Beyer(1988)指出:批判思考並非消極的批評或挑毛病,本質上,它具有評鑑功能:即針對主張訴求、資訊來源、或信仰信念等,從事準確、持續、和客觀的分析,從而判斷其準確性、妥當性或價值性。
(3)Ennis(1962)曾簡要地定義說:批判思考是個人對言論主張或文章陳述內容等從事正確評判的過程。
Robert Ennis一九八五年提出這簡意賅的定義如下:
Critical thinking is reasonable,reflective thinking that is focused on deciding what to believe or do.
(批判思考是理性的深思,著眼於判斷何者可信,何者可為)
(4)美國加州Sonoma State University 設有「批判性思考和道德判斷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保羅(Richard Paul)曾列舉批判思考的特質如下(Paul,1990):
•批判思考是對自己的思考活動再思考的藝術,企求促使自己的思考更為清楚、準確、精準、妥切、一致和公正。
•批判思考是建設性懷疑的藝術。
•批判思考是認清並抛棄偏見、誤解和以偏概全的藝術。
•批判思考是自我導引,有深度、理性學習的藝術。
•批判思考是理智地掌握已知和未知的思考過程。
綜合上述特質,他提出如下定義:
批判思考是紀律嚴用,自我導引的思考,它對思考本身、知識或事物的某一層面或型態提出完美的例證。
(5)溫明麗(1998)指出,批判思考是一位具具自主自律者,其心靈所從事的辯證性活動。此辯證性活動包括質疑、反省、解放、與重建之心靈運作,此心靈活動的主要目的,旨在使人類的生活更具合理性。
筆者歸納提出下列行為特質,作為本文對批判性思考的操作定義:
當個體對任何訊息資訊(如言論、問題或事物)內容進行評析,進而從事接受或拒絕之抉擇時,即在運用批判性思考。
基於此一觀點,批判性思考之內涵可概分為兩大範疇:第一、事物係方面的評估與判斷;第二、事物價值方面的評估與判斷(張玉成,2004)。
批判思考強調面對事物、問題、理念意見等,須做判斷、決定、取捨或評鑑時,貴能拿出理性的標準、原則、或量尺,據以做出決定。識多見廣、博學多聞、閱豐富的人,常較一般人有優質的判斷力。
1.批判的五項基本功力
(1)質疑探詢—常抱「存疑」的態度去觀察萬事萬物,表現出對事物好奇、對知識追求的熱愛,主動地提出問題(類如5W1H)向他人請教,或自問自答,批判力高者遇事懷著「不疑、不悟;大疑,大悟」的態度,認真、持久的探索不斷。
(2)實證求真—抱持俗話所說:「聽其言,觀其行。」態度。批判思考強調依據客觀事實證據檢視言論或資料,參考規範、常模或標準去比較事物或言論內容,從而提出總結。
(3)多元鑑賞—依據邏輯原則去評審、辨識與鑑賞;循由事例舉證內容的妥適與否來衡量,也是鑑賞;它如從事物品質例如「用字遣詞」的典雅、得當與否去檢視,亦是鑑賞。
常以開闊的心胸,去(a)認真考量他人的意見;(b)對不同於己的論點主張,從事客觀的參考、推理;(c)若無充分的證據和理由,不輕下判斷等作為,也是多元鑑賞的作為。
(4)建立指標—批判需要自己心中有一把尺,有尺為憑才不失準據,否則治絲益棼無能做好上述工作。
(5)彙整建構—批判思考以認知、記憶為基礎,針對現前之事物(含問題或言論)內容成分,先有「質疑探詢」,進而「實證求真」、「多元鑑賞」及「建立指標」之後,貴能發揮自己的比較、歸納、統合能力,建構提出超越該「事物」原內容的意見、想法或評論。
2.批判力者的人格特質
(1)在「事物關係」方面的評估與判斷能力較強,善於:
•指出這論主張用字遣詞的偏差或錯誤。
•辨識資料(讀物)內容間關係,比較指出相異點外,並發現相同點(共有要素)及洞識「共有趨勢的能力」。
•應用學校所學以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
•依據邏輯及科學原理,對事情(含讀物內容)的發展,從事臆測、推斷其可能的演變、結果,並給予解釋。
•妥切把握事物間關係(包括異同、因果、主屬等關係)。
•洞悉問題的關鍵,面對複雜情境,能有條紊依序處理。
•區辨主要與次要因素之別。
•瞭解作者之動機目的、哲學觀點及表達技巧。
•鑑別所下定義是否得當。
•找出結論或話題主旨,並指出已敍述的理由、未述及的理由,最後評析內容有無離題。
•檢視所述內容有無矛盾、不妥之處。
•客觀篩選、評鑑文書資料或資訊來源的可靠性;來自權威者或單位的主張或資訊亦無例外。
•明辨事實、意見及宣傳之不同。
•重視言論主張有無適當事例佐證。
•嚴格區分事例價值:支持?反對?或與假設無關。
•檢視是否依據前提推論。
•辨認結論是否同延貫達,抑或以偏概全。
•明確區分有關與無關資料或因子。
•敏於認知別人的心情、知識水準和世故程度等。
•發現文中假定內容。
(2)在「事物價值」方面的評估與判斷能力較高,長於:
•正確設定評判標準或條件,做為批判的依據或判準。
•對言行對錯的判評,兼顧法、理、情三元素。
•對意見偏好的選擇,理性、冷靜而不情緒化。
•對事物愛惡的鑑賞,發自內心核心價值的肯定而不盲目。
•從事價值的評估,會考慮時間因素,斟酌過去、現在、與未來可能的變化。
•思量空間因素,留意近山靠海、城鄉學子可能有否不同的感受。
•注視身分因素,分析比較士農工商在價值觀念上的落差。
•說出所敘論點、主張的獨到、可取之處。
美國加州sonoma州立大學教授保羅等人合著Critical Thinking Handbook:Grand K-3一書中(Paul et al.,1986),強調批判思考教學宜從情意能態度陶冶,和認知能力發展兩方面併進,並且提出廿七項指標供父母、師長們參考應用。茲列述如下:
(1)情意態度陶冶方面的策略
•讓學生多加獨立思考,自做決定。
說明:人幼小時需要賴大人照顧、指導,因此一些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性是承接而來,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自我的選擇。欲發展其批判思考能力,宜指導學生:
→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信念,不輕易接受視為真實,也不輕易抗拒而指為錯誤。
→提供思考空間,鼓勵學生自主地去探索、分析、評鑑而自作判斷。
→師長與其給學生方法、指標,不如讓他自己去尋求方法、發展指標。
•輔導學生避免自我人心、剛愎自用。
說明:人性本護己,容易忽視不利自己的看法、意見或相關資料,並扭曲、誤解他人的意見或話語。發展批判思考,教啢宜鼓勵學生有包容心性,培養納人如納己,反正兩合宜的態度。對事物、意見不持百分之百「對或錯」的兩極看法,宜就事論事,設身處地的推斷,勇於認錯,樂於讚美。
•培養學生尊重他人意見,欣賞不同看法的雅量。
說明:鼓勵學生表現包容、尊重態度,對他人意見或看法,能虛心審度其優、缺點,不因跟自己意見相左而抗拒。更須避免因意見不同而做人身攻擊,或有不友好情事發生;如此,進一步可培養學生體認到人各有志,某些事可有不同觀念或偏好,不必強求一致。
•指導學生了解情緒性言論或行為的內因。
說明:批判思考貴能自知—知道自己有無情緒性行為,為什麼會發生等。若要增進這種自知能力,在課堂上可指導學生對事情探討清楚,輔導指出那些敘述是情緒反應,並辨明事實真象有無被誇大或被扭曲等。
•增進延緩批判自己或他人意見的耐性。
說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以假知亂真知;對無把握者,有勇氣不輕率作判斷或輕率允諾。批判能力未成熟者,常難分辨何者已佑,何者所未知。所以,經常在證據不足或情況不明時,輕下判斷,欠缺說「我不知道」的勇氣。
•慎防思考刻板化
說明:防止學生對人、事、物產生先入為主,刻板不變的印象。避免扭曲或排斥與自己既有印象不符的事證或事實與意見。陶冶學生就事論事,接受變遷的心態,以及虛心推敲各種事物、資訊或意見的涵養。
(2)認知能力增進方面的原則與策略
•探究行為者的內在動機或目的
說明:人類行為常具動機目的。任何制度的建立,法規的訂頒,意見的表達或活動的舉辦,都有其背後隱藏的目的或原因。具有批判性獨立思考的人,並不盲目的、輕率地接受它們,而常須經過思考瞭解、探索它們存在的意義、功能或目的所在。
•把握分類所依據的標準或要素
說明:把眾多的事物歸類,具有執簡馭繁的功效;想出分類的方法或標準,又是思考運作結果。教學時,宜提供分類的活動,並且不宜一味承襲前人所定分類方法或指標,有時須鼓勵依個人的特殊目的或想法,從事分類。
•區分事實與理想
說明:輔導學生明辨事實(現實)與理想(意見)之不同,並努力拉近二者間的距離。課文中常會把事實與理想混在一起談論,老師宜適當提問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意見。
•有效統整關鍵性詞彙
說明:關鍵性詞彙常具起、承、轉、合的功能,供做分析、統整思考的媒介,掌握妥切,有助對人對己的思考更加瞭解清楚。這類詞彙包括假設、推論、標準、相關、對立、證據等性質的字詞。
•澄清問題所在
說明:找出困境或問題關鍵所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同理,預期某一現象的形成或呈現,也須先釐清必備的條件,然後努力一一追求。不如此推敲,則往往陷入空有理想、抱負,卻不得要領而徒呼奈何。
•澄清概念
說明:協助學生有清晰的概念,明確知悉何種事例可以支持它,何種事例不合。教師於介紹新概念時,可借用舊概念與之比較、連結;可用類比方法化新奇為熟悉;鼓勵學生舉出合乎概念的例子台相反的例子。
•區辨同字詞不同意義的用法
說明:說(作)者不同,可能會因為文化、習慣的差異,或因目的、動機有別,雖使用相的語言文字,卻表達不同的意義。因此,當一個字詞在文章中或討論中,被手來敘述不盡相同的意義時,老師宜鼓勵學生提出說明它們的差別,以及為何會這樣被使用的原因。
•明確瞭解「假定」內容
說明:人常對自己的言行和推理,說不出假定的條件,教師宜指導學生避免出於自以為是的信念而任意發言,鼓勵學生盡可能使自己的言論、思考和推論,建立在明確的假定上。
•發展出評量的指標
說明:評鑑之前須先確立指標,指標要建基於評鑑的目標和功能。指標常指人們對事物的期望功能,評鑑時宜從各不同角度、立場去從事。老師可問:評鑑什麼?為什麼評鑑?評鑑的標準是什麼?
•區分有關、無關事實
說明:討論問題、事情,下結論或謀求解決之道時,一般人常傾向將所有的資訊、事實都用上。事實上,宜加篩選,約束自己把論點集中或歸結到相關的事實,而割愛那無關的部份。
•提升推論能力
說明:培養學生根據觀察所得或資訊內容,客觀從事結論的推理歸納,避免將自己的興趣、喜好、期望等主觀因素滲入其中。直加強指導學生採取多元途徑去推論,例如可從故事(或課文)的標題去推論;亦可由圖片內容推論或由人物言行推論。
•加強由事實歸納結論的能力
說明:指導學生做結論,須依據良好的事證去推論,而不依憑個人的奇想或方便就遽下結論。教師宜要求學生說出理由,不忘提問:你為何會這麼想?你有什麼事證支持?還有其他證據嗎?你怎麼斷定你舉的事證是真的呢?
•評鑑資料來源的可信度
說明:資訊來自四面八方,何者可信,何者不可信,須加審慎評判,不可來者不拒,全盤皆收。來自不同立場、利益團體的資訊,吾人也應客觀瞭解,不以人廢言。
•認識對立矛盾之處
說明:指導學生辨識矛盾、衝突之所在,盡量減除自己內心不一致的觀念、想法和態度,並避免用雙重標準去衡量事物。
•努力探索因果、主從關係
說明:由甲事衍生乙事的聯結,可能是因果、主從的關係。教導孩子敏於認知、掌握類此「一事導致另一事」的現象,這是批判思考的一種。
•用心評鑑假定的正誤
說明:假定是衡情酌理的基礎,幹斜則枝歪,不得不慎。教師宜鼓勵學生勇於探究假定之正誤,培養不輕信他人所提假定的態度,以避免誤信,並鼓勵思索其他可能的假定。
•評鑑爭辯兩方的優劣
說明:對爭論的事情,宜謹慎地考量兩方的優、劣點,對自己不同意的論點尤須特別慎重檢討是否有人為的或故意的忽視、簡化、扭曲或省略。老師宜鼓勵學生站在對方立場或觀點去思考問題,擬取優點以修正自己的論點。
•評鑑問題解決方案的優劣。
說明: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宜作比較性的評鑑。首先要列舉出評鑑的指標或條件,找尋各不同解決方案,進而分析比較優、劣點。
•公正評鑑行為的優劣
說明:對自己及別人的行為,依據一定標準進行評鑑,並能說出所用的標準為何。「對與錯」、「是與非」常各有其條理,宜深切瞭解,掌握在心。
•態度中肯而不極端
說明:論事避免非白即黑兩極化,推理須以證據為依,有多少分說多少分,不誇張、不欺騙。有說「我不敢確定」、「我並不清楚」的勇氣。
•培養批判課文或讀物的勇氣
說明: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文也是人寫的,作者可能有偏、有限,更或由於篇幅限制,文理受到束縛而事理敘述不全。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無缺的,因此,指導學生針對課本內容檢討、批判是必要的。
創意及批判思考是優質、高效能閱讀的兩項元素,因為(一)閱讀可增廣見聞、拓展視野、靈活思維使多元化,而厚植創意、批判思考萌芽所需的土壤(知識經驗),使更加肥沃;(二)讀者透過閱讀,取得更多養分之後,益增萌生企圖心在此沃土卜撒下創新、突破的種子,並努力栽培耕耘期仗成長茁壯,開放出創力、批判力的花朵,以提高閱讀的附加價值。
如何進行創意性及批判性閱讀呢?我們建議採用「一技巧、二策略」方式來推動(張玉成,2004):
一技巧:即提(發)問技巧(questioning technique),它是引發他人產生心智活動並作回答反應的語言刺激。口問口答為提問,口問筆答為作業,問與答均為白紙黑案則為考試,故說提問、作業及考試,可視為一物之三面相。
二策略:意指發問者可雙途併進:一是師長對學生提問,師長包括教師、父母及其他人:二是學生(讀者)自己對自己提問。
第一種策略是傳統式的,過去曾大量的、普通的被使用,時至今日仍然盛行,因為它有很多的功能。但是這種由上而下的發問策略,由於師長主導其事,學生只是被動反應,常使彼此互動品質不佳,為人詬病。類此單行道式發問,師生或親師關係好比是「手排檔」汽車,駕駛人不動手操作,檔次不曾轉換。有鑑於此,啟發教育倡導善用「自動排檔」機制方式,即學生(或讀者)自己懂得自動自發就教材或讀物內容提問自己,藉著自問自答以提高閱讀效果。
第二種策略是讀者自己問自己,它具有自我惕勵的作用。學生或讀者不壐是純消費者,且須扮演生產者角色,自己依據讀物內容提問一些問題;此種策略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教育先進國家正大力推行。
(一)創意性提問發想的原則與指標
創意性閱讀強調在閱讀的時候,一方面努力瞭解、掌握文章或作者所述內容,一方面參考「創意性提問的指標」(見後),應用所讀內容去構思「發問的題目」,這個題用以問自己也好,問老師、父母或同學也可用,但它須具一個關鍵特色,即問題的答案在講物中找不到。
創意性提問技巧的核心重點,在於想出、口問或編寫出具有啟發創意思功能的題目。創意性提問共有21項指標,但須建立在下列兩項「基本原則」上(張玉成,2004):
1.答案不是教材內容的重述或記憶:
假如學生可以輕易由課本中找到答案,則不符合創造性問題的特性。
2.不強調唯一的標準答案:創造性問題強調激發學生思考之獨創性、流暢性、變通性及精進性等,答案不嫌多,新奇不足懼,其與傳統性發問內容重視得到一個標準答案者不同。
(二)創意性題目之「提問指標」
1.屬性列舉
指出某一特性或標準,要求學生盡量舉出符合此條件之事物,例題如下:
→左窄右寬(或左右平分)的國字有哪些?
→會走動的無生物有哪些?
2.指出途徑
題目內容要求學生儘量想出工作或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法或途徑,例題如下:
→請舉例說明或表演動物表示高興的方法。
→自助里社區建設所需經費有哪些來源?
3.詳列用途
問題旨在要求學生列舉事物的可能用途。舉列如下:
→鄉村裏的小對當地居民有什麼功用?
→農田小屋有什麼用途?
4.推測可能
利用想像推測事物或事情的可能發展或發展方向。舉例如下:
→漁民出海捕魚,可能遭遇哪些危險?
→請想像電腦越來越進步的結果,會帶給人類哪些重大改變?
5.比較異同
說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或概念,說其屬性特質,比較其異、同之點。例題如下:
→住海邊和住山間的小朋友,在食物和休閒生活方面有什麼不同?
6.探究原因
就事物現象查究其產生的可能原因。例題如下:
→白白和灰灰雖是好朋友可是不常見面,為什麼?
→小朋友上一年級的時候心裏有點害怕,為什麼?
7.預測後果
問題內容要求學生依據事物發展條件和跡象,推敵其可能產生的後果。舉例如下:
→假如學校每週上課四天而已,可能發生什麼後果?
→小朋友每天看電視和電腦螢幕3小時以上,會對健康會有什麼傷害?
8.重組歸併
依事物特質,如位置、時序、種屬、功能等,予以重新排列組合成另一新形象,如下:
→你家客廳傢俱設備,可以怎樣改變配置?
→你認為貴校的班級教室、師長辦公室、特別教室等,可以怎麼重新配置會更大或更方便使用?
9.替換取代
以字易字或一物替換一物。例題如下:
→理直氣「壯」,義正詞「嚴」,壯、嚴兩字可以用哪一個字替換?
→練箭可以用滾石當靶外,還有哪些東西可用?
10.改頭換面
改寫語文教材之題目、內容或結尾,或就事物的某部分予以更換,舉例如下:
→「愚公移山」這篇文章可用什麼題目替換?
→村裏有幾戶人家「養鵝」,如果改為「養牛」,則這一段文章要怎麼改寫?
11.按圖索驥
提出某些線索或要素,要求學生據此想出包含此條件的事物,常應用於字詞句練習,例如:
→請用「公」字造十個詞。
→請利用「天、不、就」三字造出三個不同句子。
12.類比隱喻
運用想像,將人、事、物相互比擬,藉以類推事理,萌生見解或觀念。舉例如下:
→白鵝水中游像隻白色小船,您認為還像什麼?
→我們反對日本教官把中國人比喻為微生蟲,但我們願意把中國人比喻為什麼?
13.前瞻回顧
依時間不同,對事物現象作回饋與前瞻之瞭解或推測。
→請想像二十年後臺灣的發達情況?
→請想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八年後,國中生可能產生什麼變化?
14.假假想像
題目內容能激發學生想像過去、未來與現實的異同,或使不可能為可能時的狀況。例題如下:
→假如人類到目前還沒發明飛機,生活上會有什麼不方便?
→假設人跟鳥一樣會飛行,交通問題將有什麼變化?
15.角色扮演
對事物認同,設身處地的思慮問題或探究事理。例題如下:
→假如你是一隻鳥,你羨慕地上行人嗎?為什麼?
→假如你是自助里里長,你有些什麼方法鼓勵里民踴躍參加里民大會?
16.時地遷移
猜測隨著時間、空間之變化,同一事物可能產生的變化。例題如下:
→小鳥在春天及冬天的生活情形有什麼變化?
→布農族的人如果遷居海邊,他們的生活、技藝等可能有些什麼變化?
17.突破成規
問題內容要能引發學生離開成規或習俗,而以新的觀點去思考和理解事物。例題如下:
→結婚宴客一定要用酒肉嗎?有什麼其他方式?
→過春節給小孩子的禮物,不用紅包,可以用什麼替代?
18.缺漏瞹眜
題目能提示知識或資訊上的缺漏、不足或不確定處。例題如下:
→村子裏的小河為什麼向西邊流而不向東流?
→「爸爸捕漁去」這篇課文寫作的時間是白天還是晚上?為什麼?
19.似是而非
問題內容包含矛盾衝突、似是而非之情境,耐人司味。例題如下:
→爸爸辛勤地在瓜田工作,將來的收成一定好嗎?為什麼?
→良師出高徒、強將無弱兵,確定嗎?
20.五官並用
問題內容引起學生利用各種感官去知覺事物、報告內容,或表達其思想或情感等。舉例如下:
→請說出在農地小屋過夜所、所聞、所嗅到的景物。
→春節那天你看到、聽到、聞到哪些新寄的景象?
21.踵事增華
問題性質旨在激發學生就某一事物或觀念見解,提出改進意見,使更完美。例題如下:
→我國的高速公路有什麼缺點待改善嗎?
→請想出改進這張賀年卡的方法有哪些?
問題編擬是提問的首要工作,上述二項基本原則和二十一個指標:可以幫助教師擬製出合適的問題,俾以增進學生創造性思考發展所需之知能、技術和態度。
(二)批判性提問發想的原則與指標
批判思考融入閱讀教學,在「一技巧、二策略」模式下,宜謹守三項配套原則:
1.讓學生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2.讓學生有與他人對話,聽納不同意見的機會
3.讓學生有自己做決定、下判斷的機會
至於具有啟發批判性思考的提問技巧如何,茲以國小中年級國語課文為模擬教材,提出編製題目之指如下:
甲、用字遣詞部份
指標一:出相似的字詞(在形、音、義方面)
例:愁,有哪些字跟它相似?(形、音、義)
例:靈巧,有哪些詞跟它在意義上相似?
指標二:列舉不同字詞,請指出共同的特質或屬性
例:蔣、方、場、搶等字有何相同屬性?(答:ㄤ韻)
例:草、芭、薪、花等字有何相同屬性?(答:艸部)
例:音樂、跳繩、心臟等有何相同屬性?(答:節奏)
例:鑼鼓、鐵釘、電腦等有何相同屬性?(答:敲打)
指標三:比較生字新詞的適當應用與誤用
例:溫柔、溫暖的應用不同:
她的個性很溫柔
今天的天氣很溫暖
這兩者互換則不合
例:他中了獎,高興得五體投地。(誤用)
他技藝高超,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適用)
指標四:提出相反字詞
例:正—反 上—下 寒冷—炎熱 大方—小氣 踏實—虛浮 嚴緊—鬆弛
指標五:找出課文中用詞欠當的句子
例:請就本課文中找出不當或欠妥的用詞,並說明為什麼
指標六:字詞關係聯(含相似性、對立性、連接性)
例:磅秤↔重量的關係
例:鐘錶↔時間的關係
例:中東↔石油的關係
指標七:關係類比的聯想
例:磅秤—重量的關係,好比鐘錶與「 」的關係。
例:鵝—群的關係,好比香蕉與「 」的關係。
指標八:有效掌握關鍵詞彙
例:從標題(如雙手和大腦)能推想出哪些主要內容?
例:「木蘭從軍」課文中,哪些字詞可以說明她在軍中過得愉快?木蘭的父親年紀大?
乙、課文內容部份
指標一:辨明課文標題與文章內容的一致性。
指標二:洞識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指標三:找出課文中屬於結論的句子,並指出支持這些結論的句子、事證或理由。
指標四:發現課文中情緒性用詞或句子。
指標五:指出課文中以偏概全的結論或敘述。
指標六:請說出課文的重點。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意見?
指標七:區分出課文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重點?哪些是多餘可不要的內容?有無漏失什麼?
指標八:請學生指出課文中主要的人、地、時、事、物。
指標九:指出課文中權威性的句子或敘述。
指標十:請列舉出課文中所述情節發生的假定或先備條件。
指標十一:請挑出課文中價值判斷的句子。
指標十二:請找出課文中誇張的句子。
指標十三:請列出作者從事價值判斷的指標。
指標十四:請說出自己的看法。
指標十五:請找出課文中自己不贊同的句子。
指標十六:比較不同、相同點。
指標十七:比較優劣,並說出所依據的標準或特質。
指標十八:舉例說明近似而不相同的例子。
指標十九:評論文中所述行為(這樣做)之好壞,並說明理由。
指標二十:找出兩個(或三個)事物(人物)間的關係。
上述提問前擬題的指標和舉例,是針對零散的、單一事項的讀物內容研提的,如果所閱讀的是一本書或一篇(或一段)文章且內容豐富,則宜採取「多元提問策略」了。
所謂「多元提問」,意指面對一本書、一篇或一段文章,其內容足供我們聯想提出兩個以上題目時,就須靈活應用認知記憶性、分析應用性、想像創意性及批判性四種題目類別及指標:分別建構提出多樣化題目,達到「一文多問」效果。
舉例如下:
(一)鳥與巢
觀賞一幅畫或一張相片,也是「閱讀」的一種活動。「多元提問」策略強調,讀者一邊閱讀、一邊動腦思考,試著利用讀物內容提出一些進一步探討的題目;可用來問自己、問同學,甚至於問教師、父母。
參考題目:
1.畫面上的主角是誰?(人物)
(圖略)
2.畫面上的景象是哪一個季節?為什麼?(時間)
3.這種景象可以在哪些地方發現?(地點)
4.這是隻什麼鳥?(分類)
5.這隻鳥和鳥巢及蛋是什麼關係?(批判)
6.這隻母鳥剛下完蛋,正等候公鳥回巢嗎?(批判)
7.你能依據這張畫面情景,說個故事嗎?(想像創意)
(二)國中小學師生人數統計表
由文字、數字及表格統合而成的統計表或時間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讀物,當然也可以在閱讀教育中用來訓練兒童的思維能力。
學年/類別 | 學生人數 | 教師人數 | ||
國小 | 國中 | 國小 | 國中 | |
78年 | 2,384,801 | 1,125,238 | 80,849 | 49,824 |
83年 | 2,032,361 | 1,177,352 | 84,150 | 54,622 |
88年 | 1,927,179 | 957,209 | 98,745 | 50,190 |
93年 | 1,883,533 | 956,927 | 102,882 | 48,285 |
98年 | 1,593,414 | 948,634 | 99,164 | 51,870 |
參考題目:
1.國中小學生數近20年來呈現減少趨勢,其遞減比率各多少%?
2.國小學生數在78~98年間四個五年組距中,哪一個減少人數最多?
3.國小教師人數從78年到93年遞增現象,為什麼未隨學生數下降而減少呢?
4.國中教師人數為何於93~98年間不減反增 ?
5.國中小學生「生師比」大約各多少?
6.你認為學生人數減少,教師人數應隨著減少嗎?為什麼?
7.如果你是「教育部部長」,會希望學生人數、教師人數在未來五年增加或減少?為什麼?
(三)樹的醫生
這篇文章是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前,由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國小國語課本第四冊課文。
啄木鳥飛到樹林裡,停在一棵樹上。他看見這棵樹的樹葉,有些變得又黃又乾。啄木鳥想,這棵樹也許有病了,他要給樹治一治病。 啄木鳥先用爪子抓住樹幹,再用長嘴在樹幹上敲一敲。他的樣子就像醫生給人看病。他敲到一個地方,發現聲音不同,知道裡面有了蟲。他就把樹幹啄一個洞,從樹洞裡拉出蟲子來吃。 啄木鳥把蟲子吃了,過沒多久,這棵樹就長出新的葉子來。啄木鳥真是樹的好醫生呀! |
參考題目:
1.你見過啄木鳥嗎?請描述一下或畫個圖樣。
2.請為本篇文章想出新的題目以替換「樹的醫生」,並說出為什麼理由。
3.啄木鳥發現這棵樹的葉子又黃又乾,便知道它有病了,這是事實還是意見?
4.啄木鳥吃樹蟲是真替樹治病嗎?還是為填飽自己的肚子?
5.樹生病了,只要請到啄木鳥來啄洞吃蟲,就能治好各種病了嗎?
6.「啄木鳥把蟲子吃了,過沒多久,這棵樹就長出新的葉子來。」這句話的假定是什麼?
7.你認為啄木鳥真是樹的好醫生嗎?為什麼?
(四)愚公移山 這是早期國中國文國定課本教材之一。
愚公移山 列子.湯問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
參考題目:
1.愚公移山這一課的作者是誰?(認知記憶性)
2.本課共分幾段?大意如何?(認知記憶性)
3.本課道出愚公移山的原因、過程、結果嗎?各有哪些主要內容?(分析應用性)
4.愚公是想把整座山遷移呢?還是想開條通路?為什麼?(分析應用性)
5.從事移山工作需要動用哪些工具?(認知或創造性)
6.京城氏孩子參加移山工作,表示了什麼意義?(分析應用性)
7.河曲智叟批評愚公不聰明,你贊成這位智者的話嗎?為什麼?(批判性)
8.本課作者寫作的動機目的是什麼?(批判性)
9.你佩服愚公移山的精神嗎?為什麼?(批判性)
10.假如是你,你有哪些不同方法去克服這座山所帶來的困難呢?(創造性)
11.你能想出另一個題目來取代「愚公移山」這個題目嗎?(創造性)
12.請你畫出愚公住屋及太形、王屋二山的位置圖。(批判性)
閱讀是百科學習之鑰,亦是終身教育必備條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古今中外皆然。然而,就其方法技巧及目標功能而言,可謂與時俱進,日新月異。早期教育,師長視學生為「容器」,閱讀教育偏重「記誦功能」;近代師長把學生看成「工具機」,是「加工廠」,課責閱讀後能發揮「加工生產」效果;輓近則強調「讀者」好比是「挑戰者」、是「超越者」,教學貴能引領讀者鑑賞、質疑、匡補暨拓展創新等功能。
時至今日,受惠於資訊科技與電腦網路系統進步之便,上述三種閱讀教學功能,日益移向「讀者是挑戰者」角色發展。由是觀之,容器功能日減,挑戰超越者功能日增,工具機效用持平,三者共同建構成正三角形結構關係如下圖:
挑戰者
/ \
/ 閱 \
/ 讀 \
容器 — — — — — —加工廠
前賢曾言「每當吾人翻閱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窗。」誠哉斯言。然而,推開門窗面向所顯現的同一景物,讀者所見卻往往各有不同:有人掛一漏萬,有人過目不忘如照相,也有人摘取所見景物並加以分類;也可能有人用心思考將所見景物找出彼此關係,想像串連建構出一則動人的畫或故事;「挑戰者」角色的讀者,則可能進一步質問作者寫作的動機、內容的真假虛實、理念的偏失等,或且提供修訂、延伸、創新的意見,以資匡補、拓展。由是觀之,讀者能否啟動批判、創意兩種思考以融入,是提升閱讀品質的重要元素。
批判思考深化了讀物內涵的品質,創意思考擴展了讀物內容的應用發揮,二者共同帶給閱讀「動態發展」的效果,走出了傳統閱讀「畫地自限」的框架,破除了「讀物不可懷疑」的迷思。祈願本文有助於讀者在未來閱讀教學上注入「活水」,增進學子閱讀興致,提高其自主思考能力,逐步扮演好讀者是「挑戰者」或「超越者」之角色。
•••••••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編曲…等,均為台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原創作品或依法向原作者或代理人機構取得合法重製授權。未經本會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重製,直接或間接做為商業用途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官方網站上的資料,所有刊載資料均可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你可以轉載至互聯網站、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