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特殊教育學系
當前網路科技快速發展,知識的傳播與運用已超越傳統教學形式,教師面臨極大的挑戰,應慎思與建構自身之專業自主與創新,形塑新世代教師角色形象。現代教師應不斷進行教學內涵及教材教法之創新,以提升整體教學成效。
教師的角色與工作內容隨著社會與法規的變遷而有所改變,但亦有不變者,那就是教師的角色仍不脫主流文化的傳承者和社會安全的捍衛者。然而由於教師具有廣義公務員的性質,往往被要求兼做社會教化和政策宣導的工作,使教師在自主性的專業發展上受到了限制。例如在形式主義、績效第一要求下,教師教學之外的工作不斷增加,減低了對增進教學效能的投入。
(一)對「新師道」的基本看法:教師是陪學生成長、助其成長的「重要他人」;學校是鼓勵教師組成專業社群,協助學生學習的「重要平台」,教師在此發揮言教、身教及境教之功能,促進親師生共學機能。
(二)從自我認知、社會期待及法律定位三合一規範來看,教師應有自我角色認知,符合社會期待,以發揮教師角色功能及提升教師社會形象。
(三)實務部分:教師實際從事的工作,應包括教學、班級經營、學生輔導等。教師應以專業經理人的角色自許,統整校內外各項資源,發揮教學功能,並幫助弱勢學生學習,實踐教育公義。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由於學習者的特質極具多樣性,其能力、性向、興趣、經驗、學習風格、社經文化背景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配合這些差異進行教學,使 每位學生都能快樂而有效地學習。
(二)適性課程與教學必須多元而彈性:適性教育雖是要為個別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計畫,但並不反對傳統團體教學。所謂「適性」,是指調整學習的內容、方法、環境及評量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確保每位學生可在優質學習環境中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都有成就感和價值感;因此,適性教學不必然是「個別的」教學,但必定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
(三)教師仍具關鍵角色:教師在教室中可能退居輔助的角色,但這不是放棄,而是「轉化」--轉化為資源供應者、環境設計師、學習催化員,誠如諮商輔導學大師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云:「教學無他,催化而已」。
1.道爾頓制(Dalton Plan):每位學生必須簽訂適性的學習契約,各有個別的工作簿,工作簿分配了各學科一個月20天的學習。一個月的工作簿完成後,再進入新的月工作薄。
2.文納特卡制(Winnetka Plan):課程分為算術、拼寫等共同必修科和創造性的活動(含美術、戲劇、文學、工藝等)。在共同必修課中,學生依共同的目標,自訂步調,進行減速或加速學習;當學年未學完的內容,轉入下學年學習。創造性活動則採取課程選修的方式分組學習,完全依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教學。
★共同點:學習時間和步調自主安排,由學生積極負起學習的責任,自行規劃及執行自己的學習。兩者均受到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影響,於20及30年代發展達到高峰。
(二)其後,適性教育的推動,開始朝向個別化教學系統的建構:
1.性向與處理(教學)的互動(Aptitude and Treatment Interaction)
2.個別處方教學 (Individually-Prescribed Instruction)
3.個別引導教學 (Individually-Guided Instruction)
4.學習符應需求方案(Program for Learning in Accordance with Needs)
5.模組化教學 (Modularized Instruction)
6.非指導性教學(Nondirective Teaching)
7.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
(三)晚近的適性教育又朝向分殊性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方向發展,主要論點如下:
1.自我效能:教室中的學生在文化、語言、知識背景、學習偏好、家庭社經環境等方面各有不同,教學的實施必須確實面對此異質性所產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當下的能力作為教學起點,擴大每位學生的進步和成功,由成就中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2.教學措施:以學生的先備知識、興趣、能力等為基礎,決定教學的內容(學什麼)、過程(怎麼學)及成果(怎麼展現其成就)。但沒有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分殊教學法」,教師教學時需靈活運用各種技巧,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制宜。
又稱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2007年起源於美國。翻轉教室是先由學生在家中看教師或其他人準備的課程內容(講義或影片),到學校時學生和老師一起進行問題討論、探索實驗及完成作業。由於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對換,把傳統教學的「課堂講課,回家寫作業」兩個部分倒轉過來;而在家學習、在學校完成作業的方式也和傳統教學不同,因此稱為「翻轉教室」,被認為是一種「學習的革命」。
翻轉教學的關鍵有三:1.把學習主體還給學生,2.讓天賦自由,3.因材施教。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教師在教室中教學,學生聽講之後再回家練習;而翻轉教室是學生自行在家看影片就可以「上課」,由學生主動掌控和參與學習。扭轉過去課堂上純粹「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填鴨,轉而重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把學習的發球權還到孩子手上;更看重啟發學生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自主學習能力,並認同多元評量與多元價值。詳見表1:傳統教室與翻轉教室的比較。
表1 傳統教室與翻轉教室的比較
| 傳統教室 | 翻轉教室 |
---|---|---|
知識來源 | 專業領域定義的客觀知識 | 專業領域定義的客觀知識 |
課室焦點 | 以教師為焦點(我要如何呈現資訊給學生) | 以學生為焦點(我如何幫助學習者獲得資訊) |
教師角色 | 知識傳授者 | 學習的引導者和協助者 |
學生角色 | 被動接收者 | 主動參與者與探究者 |
師生關係 | 單向、上對下的關係 | 互動、共同探究 |
班級經營 | 重結構及秩序 | 重彈性和動態 |
教學方式 | 灌輸式教學、應試教育 | 多元學習、自主學習、同儕合作 |
評量方式 | 紙筆測驗、總結評量 | 多元評量、過程評量 |
能力發展 | 記憶、理解等基本能力 | 應用、分析、評鑑、創造等高層能力 |
教育目的 | 培育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 促進學生自學力、競爭力及終身學習能力 |
設備需求 | 不需任何設備 | 網路、平板電腦、教學影片等 |
(一)優點
1.可激勵上進的學生。
2.讓學習內容更貼近學習者的生活與需要。
3.能激發孩子更多自主的學習動機,有助其永續學習。
4.教師教學可更有彈性。
5.有助各種能力的學生邁向卓越。
6.改變與家長的對話方式。
7.可促進教師的反省及思考。
8.學習範式的革新。
(二)缺點:
1.教師需要許多準備,工作負擔反而加重。
2.未必適合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
3.未必適合每位學生的學習風格。
4.針對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較難促發學習。
5.學生學習的內容較乏明確性、統整性。
6.學生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獲得的資源和支持不同,容易產生數位學習落差。
(一)事前準備、教學講解、作業設計及積極溝通都是關鍵。
(二)需考量任教學科或教育階段的特性。
(三)成功的翻轉一定要有探究學習的成分。
(四)採取漸進式的做法並加以追蹤及調整。
(五)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及自主學習最為重要。
(六)教師一定要成為能翻轉自己的專業教師。
(七)教學模式不能全然由翻轉教室替代,面授/翻轉混合的教學模式也是一個改革的方向。
(八)教師教學風格和學生學習方風格是否「適配」(compatibility),影響教師教學品質和學生學習效能。參見表2:學習風格與教學風格類型分析。
表2 學習風格與教學風格類型分析
1. Lecturing (LE) 聽講/講述 2. Exercise & Recite (ER) 練習與背誦 3. Programming (PR) 編序 4. Discussion (DI) 討論 5. Peer Teaching (PT) 同儕 6. Cooperative (CO) 合作 7. Experiencing (EX) 體驗 8. Autonomous (AU) 自主 9. Mentorship (ME) 良師引導 10. E-Learning (EL) 數位學習 11. Convergent Thinking (CT) 聚斂思考 12. Divergent Thinking (DT) 擴散思考 |
一、善用編序教材。
二、安排不同學習活動。
三、調整課程難度。
四、調整學習任務的順序。
五、調整學習步調和時間。
六、調整學習者的組成方式。
七、調整教學風格以配合學生學習風格。
八、採用多元評量方法,強調學習歷程和過程評量。
九、配合學生興趣教學。
十、鼓勵多元的表達方式。
十一、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十二、組織及善用學習社群。
十三、運用合作學習、協同教學和同儕輔導。
十四、提供電腦及網路設備,強化師生資訊科技素養。
要落實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的理念,實現「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自主-適性教育的規劃,勢在必行。除了學制本身的改革,尚需結合因材施教、因材施導、因材施評的實踐,重塑師與生的角色,重建教與學的範式,強調「自學」(學生)+「助學」(教師)的共學互動機能,以使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扮演自主學習的角色,養成應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以支持個人終身適性的學習,達到「成己、成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