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
親師合作,啟動幼兒自主學習的動能
2024-11-18
教育行業

親師合作,啟動幼兒自主學習的動能

在本會於2016年所舉辦的「幼兒入學小一須備基本能力與親師如何協助」研討會中,財團法人功文文教基金會邀集了海峽兩岸的親職教育專家、第一線的教育工具者,一同來分享及探討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親師合作帶來的益處,和開設功文輔導室的初衷及心路歷程。本文特別提取專題中親師互動的重點內容,進一步闡述如何藉此增進孩子的自學力。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步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影響力遠大於日後所接觸到的學校、職場與社會。在幼兒處於啟蒙階段時,第一個接觸到的重要他人是父母,此時孩子的價值觀、言行風格、品德與習慣等尚未建立,在耳濡目染之下,生活方式便會自然而然的模仿長期照顧自己的人。孩子時刻在觀察自己的父母,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即便父母並無直接教導孩子說話和做事方式,但孩子依然會在每日的生活中、相處中,模仿及學習父母的言行舉止。

因此,家長需要言行一致,確認自己展現出來的行為及對孩子的要求是相符的。同時,要了解孩子接觸的資訊是否合宜,例如書籍、電視節目、手機遊戲、流行話題等,適時介入並給予提醒。家長不能因孩子年紀小就縱容其為所欲為,而是要以孩子能理解及體會的方式引導,使其從小就養成正確良好的習慣。父母必須認知到自己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教養無法外包,應當善盡職責,不可將所有的教育任務全丟給老師承擔。

父母應具備的教養知能

在專題分享中,學者專家們都談到父母應具備的幾項教養知能及基本原則,能使父母建立彈性的教養方法及方向,在有所要求的前提下因應情況調整作法,幫助親子關係保持和諧。

1.尊重喜好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會發展出自己的興趣、規劃與目標,父母應重視並用心培養,避免把自身期許強加在孩子身上。人往往會在有興趣的事物上充滿幹勁,願意投入較多心力來琢磨與提煉,只要喜好正當,家長不妨從質疑轉為支持,陪伴孩子探索世界。

2.循序漸進

為求優秀表現而過度的施加壓力,或跳過某些打穩基礎的步驟,都可能會使孩子遭受額外的挫折,對長遠發展而言並非好事。除了掌握合宜的學習速度之外,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吸收狀況、卡關之處與調適能力,從旁協助其遵循正確步驟慢慢前進,扎實的成長茁壯。

3.順應發展

孩子需要透過完成自己能做的事,來認知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因此,與其勉強孩子成為家長心目中的理想樣貌,不如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和個人特質,讓孩子自在的吸收生活經驗,藉此建構自我概念並發展能力,成為一個充滿自信又無法被取代的人。

4.態度開放

開發兒童潛能的方式有很多種,沒有絕對正確或必定有效的方法,不同孩子面對一樣的手法也會有不同反應。所以家長除了因材施教之外,也要多方嘗試,避免只認定某專家的說法可信,也不因幾次的失敗就灰心,相信在不斷調整之下可以找到合適的教養方法。

親師之間的互動關係

參與研討會的學者們一致認為:「親師合作是幼兒教育成功的基礎」,在此指的是家長與教師為提升孩子的學習力而攜手努力,家庭與學校之間也維持著一致的教育方針,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

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必須保持聯繫,例如家長能夠提供孩子的個性、習慣、家庭教養方式等資訊給老師參考;老師也能告知班級經營理念、同學間的互動狀況、孩子在校表現等,使雙方在信任且資訊暢通的情況下協助孩子成長。

再者,使用正向的言語,並且在解讀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現代通訊軟體發達,親師之間常用文字訊息進行聯絡,但因文字難以表達情緒,並且每人習慣的使用方法不同,偶爾會造成誤解,使親師之間產生嫌隙。為此,以對方聽得懂的方式進行溝通,理解文字時撇開被批評的想法,可幫助雙方合作更順利。

以孩子的需要為主的教育

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並促進孩子自主學習的動能,應是老師與家長共同努力的目標。家長可以從過程中建立正向的教育觀念,讓自己成為一個更稱職的父母;教師也因為家長提供資訊與協助,更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而能巧妙實行適性教學;而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學得更快樂、更有效率,並得到實際能力提升的學生。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編曲…等,均為台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原創作品或依法向原作者或代理人機構取得合法重製授權。未經本會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重製,直接或間接做為商業用途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官方網站上的資料,所有刊載資料均可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你可以轉載至互聯網站、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許可)。

相關文章

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

104026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48號11樓

11F., No 48, Minquan W.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026, Taiwan, R.O.C

aslda.tw@gmail.com

02-2511-5772

back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