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時代的來臨,產業變動快速,未來20年的工作可能不再穩定,也無所謂「鐵飯碗」,要讓自己適應社會步調,唯有靠自主學習的能力。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表示,他曾在高雄演講時分享對於補習的見解,補習並非不好,當孩子在課堂上怎麼努力就是聽不懂時,補習便是可以嘗試的資源之一。但當孩子上了「全科補習班」,自主學習的能力便會遭到破壞,因孩子容易認為補習班還會再講,上課不必認真聽,進而養成散漫、分心的聽課態度,學習的多元方法反而造成本末倒置的結果。
現代家長經常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無法超越他人或成為佼佼者,因此幫孩子決定要補全科,使其從早到晚、無論平日或週末都投入課業學習中。葉丙成提醒大眾:「爸媽的焦慮對孩子都是毒」,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問題,如何使年輕學子找到學習動力、與世界接軌、培育未來人才,都是需要密切關注的議題。若家長總是「忍不住」替孩子做決定、走避免失敗的捷徑,如何才能教出充滿韌性又敢創新的孩子?
若孩子在充斥著補習與課業壓力的環境中成長,從國中到高中這六年間都無法喘息,學生對於學習的好奇心早就消耗殆盡,到了大學不但無法繼續保持學習習慣,反倒會彈性疲乏、徹底失去學習熱忱。此外,大學求學文化是以「靠自己讀」、「為自己負責」為主,若孩子習慣了需要有人盯才讀、有人教才聽得懂的學習模式,到了大學階段便會難以適應。
當孩子將所有時間都放在課業時,也犧牲了培養興趣、探索未來的機會,導致學生到了填志願的那一刻才在翻簡章、找資料,被迫在短短時間內做出影響未來發展的決定,也就造成「讀了才發現跟想的不一樣」、「不知道念這個科系可以做什麼」、「對現在的科系沒興趣,但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讀」等情況一再重演。
葉丙成再次向家長喊話,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現在最有價值的人才,是能比他人更早發現眾人需求的人,如果一再灌輸孩子「把書讀好就好」的觀念,幫孩子避開挫折與失敗,孩子將來便會對人無感、不敢創新,也就容易被不斷精進的科技所取代。
因此,在補習方面,孩子可以補一、兩科較不拿手的科目,其他科目依然靠自己讀,才能維持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未來也較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在時間安排方面,讀書必然是求學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但也不能忽視興趣培養及職涯探索,必須讓孩子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好幫助其從容應對重大抉擇的時刻。在陪伴孩子成長方面,要試著放手讓孩子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使其發展出在逆境中獨立生存的能力,以致順應未來世界的變化、成為無法取代的人才。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編曲…等,均為台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原創作品或依法向原作者或代理人機構取得合法重製授權。未經本會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重製,直接或間接做為商業用途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官方網站上的資料,所有刊載資料均可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你可以轉載至互聯網站、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臺灣自學力培育推廣學會許可)。